再生農業:創新與傳統的碰撞

再生農業:創新與傳統的碰撞

農業正進入變革時代。儘管綠色革命成功養活了快速增長的人口,但它也耗盡了地球的土壤和生物多樣性,並導致了氣候變遷。這些採礦活動是不可持續的。我們必須迅速採取行動,透過採用一系列被稱為再生農業的實踐來改變農業。

再生農業將永續創新與傳統融為一體。顧名思義,它關注的是土壤和地球生態系統的真正再生。再生農業可以改善土壤,提供高產量和高品質的食物,並有助於應對氣候變遷和恢復失去的生物多樣性。 

再生農業的許多關鍵實踐,例如間作(多種作物一起種植)、農林業和畜牧業綜合經營,都源於利用土地而非破壞土地的本土農民。在先正達集團,我們相信再生農業可以支撐全球糧食系統的轉型。 

什麼是再生農業?

再生農業(RA)是一種基於結果的食品生產系統,它培育和恢復土壤健康,保護氣候和水資源以及生物多樣性,並提高農場的生產力和盈利能力。它包括一系列由創新技術支援的技術,可以透過恢復土壤健康和保護土地生態系統來應對氣候變遷帶來的挑戰。 

再生農業是傳統農業的演變,它減少了水和其他投入的使用,並防止了土地退化和森林砍伐。它保護和改善土壤、生物多樣性、氣候適應力和水資源,同時提高農業生產力和利潤。

再生農業的目標

  • 為世界人口生產足夠的營養食品 
  • 透過在土壤中封存碳並減少溫室氣體排放來幫助緩解氣候變遷 
  • 恢復受威脅的生物多樣性並改善自然棲息地 
  • 提高現有農地的生產力,防止進一步砍伐森林、改變草地模式 
  • 改善農民生計。

再生農業背後的原理和實踐是什麼?

農業部門需要轉型,再生農業可以透過增加土壤有機質和促進土壤健康來實現這一轉變。但這不是一個放諸四海皆準的解決方案——相反,每種獨特的情況都需要一套不同的耕作方法來最大限度地提高生產力,同時恢復土壤和生物多樣性。儘管都遵循一套共同的原則,但不同的再生實踐適用於不同的地區,甚至個別農場,取決於具體條件。

盡量減少土壤擾動

  • 原則:盡量減少對土壤的干擾有利於土壤和氣候 
  • 實務:免耕或少耕技術 

當土壤被犁或耕種時,其結構會受到破壞,容易受到風和水的侵蝕和微生物分解。耕作會降低土壤的保水能力,在日益頻繁的乾旱時期會為農作物帶來毀滅性的破壞。實行再生農業的農民大大減少或停止耕作,而是將種子直接種植在以前作物的殘留物中。這樣,土壤中就含有較多的有機物,不容易被風吹走或被水沖走。

全年在地裡生長的植物

  • 原理:全年植物覆蓋可防止水土流失並增加碳輸入 
  • 做法:種植覆蓋作物、雙茬種植 

當農作物常年留在地裡時,土壤健康狀況會得到改善。再生農業農民在收穫後立即種植不同的作物,通常交替種植經濟作物和覆蓋作物。綠色植物遮蔽了土壤,根系紮入土壤,增加了土壤的濕度。

在時間和空間上實現作物多樣化

  • 原則:在空間和時間上實現農作物多樣化有助於提高復原力、生產力和多樣性 
  • 做法:輪作、間種、接力種植和生物多樣性帶或農林業 

年復一年在同一塊田地種植相同的作物,會奪走土壤的養分,導致害蟲和雜草的滋長。在再生農業中,農民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輪換不同類型的作物。這有助於限制害蟲的侵擾,並透過更多樣化的飲食滋養土壤中的有益微生物。輪作大豆等固氮作物和玉米等耗氮作物可以減少對肥料的需求。

  • 間種是指在經濟作物行間種植覆蓋作物 
  • 接力種植意味著在第一茬作物還在生長時就播下下一茬作物的種子 
  • 田地邊緣的生物多樣性帶或農田邊界周圍的樹木和灌木叢(農林業)為傳粉昆蟲和其他有益野生動物創造了棲息地。

優化生物和化學投入的應用

  • 原則:減少生物和化學投入 
  • 實務:精準農業 

數據驅動的精準農業是再生農業的關鍵部分。農民使用土壤掃描感測器等數位工具來繪製詳細的田間地圖並定製作物保護產品和肥料的應用。這樣就可以只使用生產作物所需的最佳數量和正確類型的產品。

盡可能整合牲畜

  • 原則:畜牧業有助於形成土壤健康的良性循環 
  • 做法:管理放牧 

牲畜——牛、山羊、綿羊、雞和豬——是行走的生物反應器,透過產生糞便將植物材料轉化為豐富的有機物。只要將牲畜納入農作物生產,就能帶來一系列好處,包括提高土壤肥力和改善土壤結構。在季節結束時放牧覆蓋作物或作物殘留物有助於為下一輪播種做好土地準備,無需耕作。

再生農業可以扭轉氣候變遷嗎?

根據政府間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 (IPCC) 的數據,大約 22% 的人為溫室氣體來自農業、林業和其他土地利用。一個模型也估計,農業用地在12000年內對土壤碳的流失產生了重大影響-土壤表層2公尺處的碳流失量為133Pg,佔全球土壤碳儲量的8%。 

然而,土壤是地球最重要的碳匯之一,其儲存的碳比世界上所有植被和大氣層的碳含量總和還要多。當最大化土壤碳輸入的做法(例如種植覆蓋作物)與最小化碳損失的做法(例如免耕)相結合時,土壤每年可以吸收大量的碳。再生農業有可能將農業從溫室氣體排放源轉變為淨碳吸收源。 

改變農業生產方式每年可在世界各地封存近10億噸二氧化碳。 

  • 大規模應用再生農業實踐可以在未來 25 年內將超過 10% 的人為碳排放吸收到土壤中。 
  • 全球耕地每年可比現在多儲存18.5億噸碳,這將補償全球所有與運輸相關的排放。 

將農場轉變為碳匯、扭轉沙漠化和防止土地用途轉變可以共同限制甚至扭轉氣候變遷 — — 並保護全球糧食體系。 

我們在重組全球農業和糧食體系方面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迫切需要投資、合作和領導。

再生農業能夠養活世界嗎?

現代農業為養活世界79億人口做出了卓越貢獻。然而,預計到2050年世界人口將達到97億,農業將面臨越來越大的挑戰,包括土地退化、前所未有的極端天氣、從世界其他地區遷移過來的新害蟲和枯萎病以及水資源減少。

再生農業可以提高糧食作物的數量和品質。

  • 研究表明,透過再生實踐增加土壤有機質可以提高產量。再生農業實踐在土壤中累積了有機物,以便更好地保持水分和養分。在長期乾旱期間,農作物可以在保持水分的土壤中存活更長時間。 
  • 美國對採用再生方法的高科技行栽作物種植的研究表明,與傳統方法相比,其產量相似。肯亞的一項研究發現,玉米、高粱和豆類採用再生技術可顯著提高產量(高達 200%)。美國的另一項研究也發現,隨著土壤有機質濃度的增加,產量也會增加。 
  • 引入再生實踐後,產量並不總是會增加。與任何重大轉變一樣,農民可能需要一個過渡期。 
  • 在具有生物活性的健康土壤中生長的作物營養較豐富。這對於不斷增長的全球人口有著巨大的影響。

再生農業能夠恢復失去的生物多樣性嗎?

再生農業農民是生態系統的管理者。再生農業實踐注重土壤健康,培育地上和地下的生物多樣性。 

再生農業的所有原則——透過免耕或少耕限制土壤擾動、全年覆蓋地面、輪作作物、減少生物和化學投入、整合牲畜——都滋養了生物多樣性。 

世界上大約25%的生物多樣性存在於地下。 

  • 地下
    • 從細菌、真菌、環節動物、線蟲到螞蟻、甲蟲、跳蟲、老鼠、鼴鼠和地鼠等多種生物構成了複雜的地下網絡。減少耕作不會打擾這些生物。覆蓋地面有助於土壤保持水分,多樣化的輪作技術可以為土壤中的微生物提供更多樣化的食物。 
  • 多於
    • 地面作物多樣性需要多種種植技術,包括田地邊緣的生物多樣性帶或農田邊界周圍的樹木和灌木(農林業)。這些為傳粉者和其他有益的野生動物創造了棲息地。 

再生農業有潛力幫助有益的真菌、昆蟲、哺乳動物和鳥類重新繁衍周圍的生態系統。多樣化的農作物和牲畜輪作逐步打斷了破壞性的雜草循環,整個農場的生態系統變得更能抵禦極端高溫、乾旱和洪水等衝擊,以及入侵的雜草、害蟲和真菌。

先正達集團為推動再生農業做出了哪些努力?

作為一家以科學為基礎的公司,先正達集團推動創新,使世界各地的農民能夠採用再生農業實踐。我們開發能夠幫助農民應用再生實踐的技術,並研究在田間應用再生農業的最佳方法。

先正達集團技術重點 

  • 農作物保護產品(殺蟲劑、殺菌劑和除草劑)所需的產品數量更少,但更有效,而且對環境友好 
  • 產量較高的種子,適應氣候變遷並能抵抗抗性病蟲害 
  • 生物產品-生物防治劑、生物肥料和生物刺激劑 
  • 透過精準的作物保護和播種方案,提供全面的數位解決方案來提高產量和獲利能力。 

先正達集團突破性創新範例 

  • iStem® 花椰菜經過培育,整顆花椰菜都可以食用,從而減少食物浪費 
  • ArtesianTM 玉米耐旱,即使在我們經常見到的極端高溫下也能保持高產 
  • Cropwise 是一種新型數位工具,可幫助農民獲得如何最永續種植作物的最新和最佳建議。

誰會受到再生農業的影響?

整個食品價值鏈對再生農業的興趣日益濃厚。這是對日益嚴重的糧食不安全和氣候變遷威脅的回應,也是對農業是解決世界兩大挑戰的一部分的認可。對環境更友善的食品和其他產品也是美國和其他國家的消費者,尤其是千禧世代的一大趨勢。 

大型食品價值鏈公司致力於採購透過再生實務生產的原料。全球最大的食品和飲料公司雀巢承諾到 2030 年透過再生農業方法採購 50% 的關鍵原料。 

許多合作夥伴關係也正在建立,以幫助農民採用再生農業。先正達集團和大自然保護協會正在合作商業實踐,以提高永續性,包括土壤健康、資源效率和棲息地保護。我們也與許多其他組織合作,包括世界永續發展工商理事會、Solidaridad、嘉吉和家樂氏。

加速再生農業的轉型需要什麼?

需要更多的投資來加速再生農業實踐的廣泛採用,農民、政策制定者和農業公司需要共同努力。 

如今,農民承擔著沉重的成本負擔(例如種子、設備、管理費用等),儘管天氣、水資源和市場價格存在不確定性,他們仍承擔著種植糧食作物的巨大風險。改變農業經營方式一開始會帶來更大的成本。儘管如此,規模較大的農場和進步的種植者仍在繼續前進。 

這一轉變不能只依靠農民,政府需要透過重新考慮現有的農業政策來支持他們,使再生農業具有經濟吸引力。可以調整補貼,激勵農民逐步淘汰破壞土壤的做法,轉而採用建造健康、肥沃土壤並封存碳的方法。 

私營部門也發揮重要作用。先正達集團等公司可以發揮領導作用,提供一套起始再生解決方案,在一個生長季節內為農民帶來可衡量的成果。在先正達集團,我們與農民密切合作。我們在田間和田外都做到了這一點——為他們提供知識和工具——例如,透過夥伴關係和協作幫助農民融入食品供應鏈。

———
📌 本篇文章為轉載內容
📌 原文出處:先正達集團
📌 來源:https://www.syngentagroup.com/regenerative-agriculture#who-is-affected-by-regenerative-agriculture

返回頂端